劍橋留學:專業(yè)挑選優(yōu)先
來源:哈魯教育 2014-07-24
奧運志愿者周笠游,一名來自浙江的留學生,在許許多多中國人眼中,他無疑是幸福的。從高中階段便來到英國的周笠游通過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劍橋大學女王學院,學習工程專業(yè)。從英國的高中考進劍橋這個艱辛的過程對于周笠游而言,可謂是終生難忘。
申請劍橋比國內(nèi)考清華北大還難
在英國,高中升大學也是要通過考試的。這是英國教育部去年剛剛實行的教育改革,也是50年來全英大學招生制度最重大的改革,旨在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升入名牌大學的機會比較均等一點。不過,英國的考試與我們所熟知的高考(微博)不同,在英國學生們參加會考。據(jù)周笠游介紹,會考是不會打分的,只是分為a、b、c三等,而會考的成績并不是進入大學唯一的評定標準。參加完會考后,我們都會收到一份成績單,不過這份成績單沒有像國內(nèi)那樣的總分,只有等級。拿到等級證書后,我們開始申請大學,根據(jù)自己喜愛的專業(yè)申請,當然什么樣的等級申請什么樣的學校是有標準的。周笠游說,比如像劍橋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,必須是a級才能申請。當然,等級證書并不是升學的唯一條件,所有申請的學生還要通過填寫申請表、自我介紹,甚至是面試以及入學測試最終才能有機會讀大學。
當拿到自己的會考成績后,周笠游毫不猶豫選擇了劍橋大學。劍橋大學是任何一個學生都夢寐以求的大學。周笠游說,即便是在英國,報考劍橋大學也很難。一般在全國好一點的高中,每年也就10多個能上劍橋大學吧,而一些私立的高中,或許五六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會出一個劍橋的學生,能夠被劍橋大學錄取,比國內(nèi)考清華北大還難。
先挑喜歡的專業(yè)再挑學校
周笠游說,在英國往往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(yè),然后去挑選大學,這與國內(nèi)有很大的不同。大家所選擇的專業(yè)都是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,因此都愿意花時間在自己的專業(yè)上面。在國內(nèi),老師教多少,學生學多少,但在這里不一樣,大家都是主動學習。能學到什么,全靠自己。周笠游說,剛開始時他也不適應,可是當真正適應后,他覺得這樣的方式更好。周笠游就讀于女王學院工程專業(yè),據(jù)他介紹,入學的第一年,他們主要以基礎課為主,所有涉及工程專業(yè)的基礎課程都要學習,從第二年開始學習專業(yè)課程,比如工程專業(yè)將分為建筑工程、通訊工程、土木工程等10多種工程,大家根據(jù)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工程專業(yè)進行學習。
當一群高智商的人聚集在一起,壓力是空前的。周笠游說,每天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不可能不去主動學習,大家都有壓力,誰也不想掉隊,有壓力才有動力,在劍橋?qū)W習的一年多時間里,周笠游逐漸懂得了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(此地乃啟蒙之所和智慧之源這句著名的劍橋校訓的真正含義。
劍橋大學是很重視體育文化的。劍橋大學的體育也遠遠不止與牛津大學的賽艇比賽。周笠游說,在奧運會開始之前,他就已經(jīng)從學校的校報中得知,本屆奧運會,劍橋大學有6名學生代表英國參賽。我們女王學院就有一個,為了備戰(zhàn)奧運會,學校特赦讓他休學一年。除了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外,更多是像周笠游這樣以志愿者身份參與奧運。劍橋有很多學生都是志愿者,自從奧運會開始后,我每天都會看到很多穿著志愿者服裝的人。周笠游說,雖然他不知道具體有多少劍橋人服務于奧運,但他知道,這個數(shù)字一定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