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T電子工程系院系介紹
來源:哈魯教育 2014-02-28
mit當然是電子工程領域的老大級院系,偏重理論研究,以下的文章就為大家來介紹麻理的電子工程系。
mit當然是頂尖高手,據(jù)說phd平均7-8年(聽說),呵呵,沒膽的一般不敢去,去了誰能保證出得來呢。不過,mit在電子工程這片的黃金時代應該說已經過去了,想當年二戰(zhàn)前后,mit的電子實驗室的雷達研究影響了一代人,戰(zhàn)后各校的ee系電磁研究如火如屠,雖然主力是從戰(zhàn)場上下來的研究人員,但mit在這方面的影響可以說是profound。當然,mit早期在電機(及相關的現(xiàn)在看來是初級的電路)的研究方面也是開拓性的,受之影響,那個時代研究電機的比較有名氣的人物中有一個中國人薩本棟,后來成了廈門大學校長。mit在電子工程方面的影響粗糙概括一下就是領導了傳統(tǒng)的電機研究,領先開拓了現(xiàn)代電子(尤其是與軍事有關的)研究,比如電磁/雷達。
當然,mit后來在諸多領域都有很牛的人物,大家耳熟能詳?shù)难芯啃畔⒄摰南戕r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,只是,這些大牛的貢獻大多限於個人的成就,換句話說,沒有香農,無線通訊照樣會出現(xiàn),并不見得會晚出現(xiàn)多少,香農這樣的大師只是系統(tǒng)的奠定了通訊的最基本數(shù)學原理---信息論。誰都知道,先有東西再有理論,如果現(xiàn)有理論,再出東西,這個人就是神,香農不是神,雖然他后來和牛頓一樣,從事了不少神學的研究,香農晚年幾乎沒有什么貢獻,他最活躍的時候是他在bell lab跟其他幾個大師合作的那陣子。mit的出來牛人還有很多,比如肖克利,關于他的故事很多,一句說,肖是很聰明,可以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有神奇idea的人之一,但他不是出偉大學術成就的人,他后來的那個nobel獎誰都知道,是bell lab為了維護團隊集體主義精神而鼎力頂他上去的,真正的貢獻者是巴丁(理論物理學家)和布拉坦(實驗物理學家)。mit不多說了,mit后來在半島體,集成電路等方面不怎么樣,雖然有很多大師,但都只是學術的大師,不是開拓者。事實求事的講,mit近幾十年落后了,盡管名氣還是那么大,我們姑且把這一段稱為后mit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