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留學路:哈工大-普渡交換-飛越美國
來源:哈魯教育 2014-02-28
以下文章是zach申請總結系列的第一篇文章,這個系列總共會有五篇。以后會分別轉載過來,感謝zach同學的分享。以下是zach的大學生活總結,從哈工大實驗班到有了出國的念頭,到做項目考gt,再到普渡大學交換,最后申請成功。希望他的經歷可以使更多同學得到啟發(fā)。
2006年的高考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很大的打擊,從小學習成績都很不錯的我以3分之差與thu失之交臂,來到了hit。一眨眼四年快過去了,我就要離開這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城市了,心里卻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些什么。
記得大一的第一個月,我基本上是墮落了。網吧、喝酒、etc,自習從來沒有上過,憑著自己的小聰明,交作業(yè)前去惡趕一陣交差了事?,F在回想起來還十分后怕,如果我一直那樣的生活,估計就是渾渾噩噩的在大學里墮落3年然后復習考研吧。
幸好,事情在第二個月有了轉機。dy同學的媽媽在和我媽打電話聊天的時候,偶然提到為什么我這么高的分數還沒有進實驗學院(honors school of hit,每年高考的優(yōu)秀生可以進去。類似于浙大的竺可楨學院,機會多,資源多,還保研)。然后我媽媽就給學校教務處打了個電話詢問此事。經他們比對,我確實應該是在實驗學院的,但是陰差陽錯錄取名單弄錯了……于是學校及時糾正了這個錯誤,把我從電氣學院轉到了實驗學院。
轉入實驗學院的我,開始很不適應。新環(huán)境、新同學、新老師、新課程(實驗學院的基礎課全部是由牛老師雙語教學),完全要從頭開始。記得當年線性代數的期中考試,第一次考英文卷子的我完全懵掉了,光榮的名列倒數第四。痛定思痛(好俗的詞=.=)以后,俺決定要奮發(fā)圖強了。從那時開始,養(yǎng)成了每天都去上自習,無大事節(jié)假日不休的習慣。現在回想起來,覺得很慶幸。事實證明,付出是會有回報的,期末考試偶的線性代數光榮暴走,最后總成績華麗的得了96.5,那叫一個開心啊~
從此生活走入了正軌,好好上課,好好自習,好好考試,一轉眼就到了大二。我選修了一門“創(chuàng)新研修課”,類似于research project的那種課程,兩三個人一起去完成一個“貌似”科研的project。這時,一個好機會出現了,那就是國家大學生科技創(chuàng)新實踐活動。我們碰上了第一屆,這個是教育部資助的項目,專門給本科生提供科研機會。于是我、hys和ssb果斷申報了一個項目,在物理系lz老師的指導下用一年時間完成了這個項目。從寫項目申請書到開題答辯、中期檢查、結題驗收,我們幾個大二本科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,真正學到了搞科研的基本步驟和過程,并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,確實收獲頗多。最后結題驗收,雖然得了學校的一等獎,但與去全國評獎的機會失之交臂。不過和收獲的經歷相比,這個獎只是一個附贈的犒賞了。